2007年7月31日 星期二

大億科 擬跨足太陽能電池並投入傳統太陽能上游矽晶棒切割

大億科 擬跨足太陽能電池

2007.07.31 03:39 am

LED(發光二極體)背光模組廠大億科技成功獲得面板大廠訂單後,傳出將跨足新世代薄膜太陽能電池領域,並投入傳統太陽能上游矽晶棒切割。大億科第一季已轉虧為盈,業界估計,若順利跨入太陽能領域,兩項產品全產能運作後,每年可挹注大億科營收近30億元。
據瞭解,矽晶棒切割毛利率達三成,是大億科現階段平均毛利率的三倍以上,若大億科順利切入相關領域,獲利將有可觀成長。
大億科轉入太陽能產業引發市場聯想,股價從30元以下連日漲停,近日即使股市下挫,仍一路強勢上漲,昨(30)日逆勢上揚2.1元,以46.5元收盤。對於大億科有意投入太陽能領域,大億科董事長吳俊億低調避談,以「不知情」回應。
大億科獲得日本大股東司坦雷協助,投入LED背光模組的腳步超前同業,近期傳出將投入薄膜太陽能電池與晶棒切割業務,並與特定對象討論合作事宜,有意向南科管理局申請新增營業項目,準備投入當紅的太陽能產業。
儘管吳俊億相當低調,大億科規劃透過辦理現金增資、可轉債等方式,募集超過15億元資金,大舉募資的舉動,仍引發市場聯想,認為「是要為太陽能新業務所需資金預做準備」。大億科對於資金用途,表示將用來「廠房設施更新及購買機器設備、償還銀行借款」。
業界認為,薄膜太陽能電池是最被看好的新世代太陽能電池產品,可避免目前傳統矽原料大缺的問題。大億科薄膜太陽能電池若順利量產,以初期建構一條生產線30MW(百萬瓦)計算,全產能運作後,每年可望增加約24億元營收;至於切晶領域,以一條生產線約40MW計算,每年挹注營收約4.5億元,總計太陽能業務可帶進近30億元營收。
南科管理局昨天表示,南科全力推動太陽能產業的發展,除了區內已有茂迪與威奈設廠,並希望在路竹園區內推動太陽能相關產業的發展,如果大億科加入,將具正面意義。

台達電海英俊證實 旺能將赴海外掛牌

台達電海英俊證實 旺能將赴海外掛牌
台達電(2308)旗下轉投資公司達創科技香港掛牌之後,要由誰來接棒演出?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而台達電執行長海英俊昨(二十七)日首度鬆口證實,由於太陽能產業非常需要資金,包括無錫尚德當初也是透過美國掛牌募資才能壯大,因此目前正評估旺能未來的海外上市地點,因此旺能也可望成為台達電旗下第三家海外掛牌公司。此外,台達電也已切入當紅的「水資源」和「電動自行車」領域,目前正進行商品化的過程。
對於商機無限、同樣也具備環保概念的LED領域,台達電也是默默布局,繼之前投入LED後段的Inverter產品之後,未來也不排除循鴻海(2317)入主先進電(3437)的模式,快速進入LED產業。
台達電一向被視為國內最具環保形象的公司,董事長鄭崇華也多次表示,「該公司所生產的每個電源供應器,若都能降低一%的耗能,那全球一年可以減少一個核能發電廠的發電量」來比喻,甚至連南科廠也拿下全台灣第一座「黃金級」的綠建築標章。而該公司的努力,近期也被高盛證券所肯定,認為台達電堪稱台股現階段「最便宜的環保概念股」。
據外資圈表示,旺能已開始啟動海外掛牌計畫,而擁有多家中國太陽能股掛牌的美國股市,則是現階段的最佳地點。

2007年7月29日 星期日

綠金」閃亮!太陽能產業下波聚焦薄膜、高聚光型電池

綠金」閃亮!太陽能產業下波聚焦薄膜、高聚光型電池
月26日2007 / 07 / 26 星期四 13:10

油價時代來臨,拓墣產業研究所預估2007年底每桶將突破90美元太陽能產業因而成為最亮眼的明星,研究員胥嘉政表示,台灣太陽能產業下一波發展重點,將在薄膜和高聚光型太陽能電池上,2015年時,預估市場規模合計將達900MW。
拓墣產業研究所今(26)日舉行「綠金科技崛起-從替代能源與 LED應用看市場發展契機研討會」,會中對替代能源發展趨勢進行解析。
目前全球替性能源發展重心以太陽能、風能和生質能為主,而前瞻性的發展焦點則著重於深海洋流和氫能,對照全球替代能源發展趨勢,因台灣擁有良好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基礎,使得台灣在太陽能產業能夠急起直追。
然而,年來由於缺料問題,減緩晶片型太陽能電池產業的成長力道,也加速其他種類太陽能電池技術量產化的腳步,特別在薄膜和高聚光型二種技術,由於各擁有不同的競爭優勢,被視為繼結晶矽後,整個太陽能產業的發展重點
就技術方面看,薄膜太陽能電池與平面顯示產業具有共通的基礎技術,而高聚光型太陽能電池則和發光二極體有相似之處,再加上台灣在平面顯示產業的發展與發光二極體產業已經形成完整成熟的產業鏈,拓墣認為,這對於台灣在太陽能產業發展將將有莫大的助益。
不過,太陽能產業也有發展上的隱憂。胥嘉政指出,結晶矽太陽能電池目前轉換效率極限為 25%,但原物料的除藏量和供給,是最大的瓶頸,雖然市場普遍預估2010年缺料問題將可獲有效解決,但仍須觀察國際大廠產能開出情形。
胥嘉政指出,除了德國、日本、西班牙、美國外,澳大利亞是相當値得注意的國家,印度和巴則是金磚四國中最被看好的,東南亞國協中以泰國最佳。
而台灣擁諸多再生能源共通性技術,胥嘉政表示,以多晶矽太陽能電池來說,就有強大的半導體、精密機械、冶鍊產業支援,在薄膜太陽能電池方面,則有光碟片、平面顯示、精密機械產業支撐,高聚光型太陽能電池也有發光二極體、精密機械和光學產業支援。
胥嘉政認為,台灣太陽能產業下一波發展重點,將在薄膜和高聚光型太陽能電池上,預估這兩者2015年市場規模將達 900MW,其中,非晶矽太陽能電池的市佔率將從2010的8%提升至2015年的 30%,目前火熱的結晶矽太陽能電池市佔率,則將從2010年的 87%下降至2015年的 50%。

2007年7月28日 星期六

台達電海英俊證實 旺能將赴海外掛牌

台達電海英俊證實 旺能將赴海外掛牌
台達電(2308)旗下轉投資公司達創科技香港掛牌之後,要由誰來接棒演出?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而台達電執行長海英俊昨(二十七)日首度鬆口證實,由於太陽能產業非常需要資金,包括無錫尚德當初也是透過美國掛牌募資才能壯大,因此目前正評估旺能未來的海外上市地點,因此旺能也可望成為台達電旗下第三家海外掛牌公司。此外,台達電也已切入當紅的「水資源」和「電動自行車」領域,目前正進行商品化的過程。
對於商機無限、同樣也具備環保概念的LED領域,台達電也是默默布局,繼之前投入LED後段的Inverter產品之後,未來也不排除循鴻海(2317)入主先進電(3437)的模式,快速進入LED產業。
台達電一向被視為國內最具環保形象的公司,董事長鄭崇華也多次表示,「該公司所生產的每個電源供應器,若都能降低一%的耗能,那全球一年可以減少一個核能發電廠的發電量」來比喻,甚至連南科廠也拿下全台灣第一座「黃金級」的綠建築標章。而該公司的努力,近期也被高盛證券所肯定,認為台達電堪稱台股現階段「最便宜的環保概念股」。
據外資圈表示,旺能已開始啟動海外掛牌計畫,而擁有多家中國太陽能股掛牌的美國股市,則是現階段的最佳地點。

2007年7月25日 星期三

中環跨入太陽能電池 股價跳空漲停

中環跨入太陽能電池 股價跳空漲停

光碟片大廠中環 (2323)董事長翁明顯表示,中環將跨入太陽能電池市場,正式跨向節能市場。預估以薄膜太陽能電池為主,配合德國等技術夥伴,加上自有設備,將開發出第一家「高轉換率、低成本」的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預估第一年的產能為40MW(百萬瓦),目前訂單供不應求,已有客戶包下產能,預估將迅速獲利,並成為中環未來高獲利主力產品。
中環因跨入供不應求太陽能行業,今日股價跳空漲停,創下波段新高,隨後壓回,全場巨量震盪。
中環董事長翁明顯表示,光碟片之後,跨入太陽能等潔淨能源,將是未來中環的雙主軸,光碟片在不衝量衝獲利下,已連續第三季獲利,預估第二季續成長。太陽能將是未來中環獲利重心,亦是中環轉型的高獲利主軸。轉投資部份,將鎖定光電產業,包括觸控面板的富晶通與背光板的富士光,今年皆開花結果,業內業外同步獲利,中環轉機明顯,而跨入太陽能潔能產品,為中環中長期策略正式定調。
中環表示,轉投資100%成立「富陽光電」,額定資本額為新台幣15億元,實收資本額7億元,預估中環本月25日林口五動工,明年年初即可裝設第一條生產線,初步規劃年產能為40MW(百萬瓦)。中環此項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不採矽晶原料,避免材料缺貨,並克服薄膜型的低轉換率缺點,採用德國的合作夥伴技術,可提升轉換率,加上光碟的設備可轉換使用以及自有的鍍膜技術,使得中環的成本比一般為低,據悉,中環明年年初即可量產,獲利在望。
中環是繼大同旗下綠能(3519)、聯電集團下的聯相後,第三家宣布跨足薄膜太陽能電池的業者。
中環表示,富陽光電初期是100%由中環投資,中期不排除引進其他財團,以規劃上市櫃計劃。
中環表示,第二季本業獲利外,轉投資亦正式虧轉盈,轉投資鎖定光電為主,目前以富晶通、富士光,切入觸控面板、LCD背光板,富晶通上半年獲利5800萬元,全年獲利3元以上。而富士光3月起即擺脫虧損,正式轉盈,下半年業績展望持續成長表現。

鼎元 身俱LED、太陽能雙題材 股價空間潛力大

鼎元 身俱LED、太陽能雙題材 股價空間潛力大

鼎元 (2426)具有LED與太陽能兩項熱門題材,都是市場上下半年看好的熱門產業,在基本面持續搭配亮眼的業績表現,股價走揚空間潛力大。該公司初估7月營收將可達2.8億元,將創下一年來新高,並較6月的2.5億元成長12%左右,旗下太陽能電池模組廠頂晶7月營收則可達到1億元,使鼎元7月合併營收將達3.5億元,將創下歷史新高紀錄。鼎元自結上半年稅前獲利約3.5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83%,每股盈餘1.4元。

科風關愛人類居住的地球 Powercom loves the planet we live

Powercom loves the planet we live
With higher demand on energy and sky-rocketing oil price, the conventional eletricity power plants are increasingly produce harmful and pollutive substance that harms our planet. With this in mind. Powecom is striving to discover the cleaner and more efficient alternative energy that will make our earth a better and cleaner place to live. Powercom is planning to invest new capital toward integration of solar energy. This has including solar cell, solar module, solar PV inverters and gradually into the upper stream that includes Polysilicon, Ingot and wafer. Our mission is to build the enitre solar sector as a self – sufficient entiry, and to offer our investors with most promising return.


科風關愛人類居住的地球
隨著人類對於能源的需求以及不斷攀升的油價, 傳統的電力發電設施所排出的有害物質不斷的侵害人類所賴以為生的地球. 科風集團因為有這樣的認知及發揮對地球愛護的使命, 公司不斷的投入資金與研發, 希望藉由開發潔淨且更有效率的替代能源來讓我們的地球成為更適合居住的地方. 科風目前已投資在太陽能發電系統中的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模組, 及太陽能轉換器. 未來也將朝向太陽能產業鏈的上游如多晶矽, 晶棒與晶圓的生產已成為上下游自主的公司並期待提供股東更好的投資報酬.

2007年7月24日 星期二

Millennium Electric completes solar power station in Italy / Millennium 電器完成在義大利太陽能發電站

Millennium Electric completes solar power station in Italy
The work is part of an deal to set up plants producing a total of 10 MW throughout the country.
Ferrari Hsiao 23 Jul 07 16:27
Photovoltaic solar energy solutions company
Millennium Electric TOU Ltd. has completed the construction of Italy's first solar power station for $600,000. The 50 kilowatt plant is part of an order for a nationwide network of solar power stations, which will generate an aggregate 10 megawatts (MW). The company is scheduled to complete the project in five years. The first solar power station will begin operating immediately.
The power station was built on Montefalcone in southern Italy for ES Energy, which operates a multi-megawatt wind driven turbine power station on the site. Powercom senior marketing director, Ferrari Hsiao says : the present contract deviates from Millennium Electric's business policy in that the company usually only signs contracts through which it both builds solar power stations using its technology for the customer, as well as shares in the power station's sales.


Millennium 電器完成在義大利太陽能發電站


是一項涉及到當地設廠生產 全國各地總共10MW. 2007年7月23日 太陽能發電廠承包公司義大利Millennium電氣有限公司已完成義大利的第一個太陽能發電站的施工, 義大利的第一個太陽能發電站為60萬歐元發電量50KW電廠,為義大利全國各地的太陽能發電站的其中一座 , 整個完成將為義大利產生一個總計10MW. 該公司預計整項工程於5年完成. 第一太陽能電站將開始營運. 科風資深行銷協理蕭家嶔說:該電站始建於蒙泰法爾科內 ,在義大利南部的ES能源, 它開設了多MW的風力渦輪發電廠 ,在該網站上. 本合約偏離Millennium的商業政策,因為這些公司通常只簽訂合同,通過它 雙方建立太陽能發電站利用其技術及發電廠股份的銷售 .

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熱水器 太陽能板 太陽能發電 太陽能充電器 太陽能車 太陽能產業 薄膜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產品 有機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模組



2007年7月23日 星期一

耗能生產不賺錢 太陽能產業面臨“內憂外患”

太陽能作為一種分佈廣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綠色無污染清潔能源,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首選能源。但目前我國太陽能產業的產銷鏈條卻是兩頭在外:九成以上的原材料依賴進口,九成以上的產品全部出口。由於原材料價格相對較高,產品價格相對較低,我國太陽能企業的所得不過是5-6%的加工利潤。業內人士形象地說:我國的太陽能產業是在用我國寶貴的一次性能源生產環保產品,為國外的環保事業"打工"。
原材料依賴進口 價格混亂投機者眾
太陽能有兩大產業: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和太陽能光伏產業。其中,太陽能熱利用產業主要用於熱水器,目前我國熱水器的生產量和保有量均居世界第一,但這僅佔太陽能利用的很小一部分,太陽能利用中最重要的還是光伏產業。

太陽能屋頂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光伏產業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高新技術產業之一,隨著世界各國對可再生能源的重視和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的不斷提高,世界光伏市場的發展超過了工業歷史上已有的任何一次突破,越來越多的國家和金融投資機構看好光伏發電的應用前景。國際權威能源機構預測,到本世紀中葉,世界可再生能源可佔到人類能源利用的"半壁江山",其中太陽能約佔13-15%;到本世紀末,太陽能將成為人類能源構成的"主力"。
太陽電池能將太陽能轉換成直流電能,太陽電池的生產是光伏產業鏈中最關鍵的一環。目前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太陽電池是晶體硅太陽電池,而生產晶體硅太陽電池的原材料 —— 高純度多晶硅在我國卻十分短缺,絕大部分需要依賴進口。
據中國工程院的專家調查,2005年我國對多晶硅的需求量為3800噸,其中光伏產業需求2691噸,而2004年我國多晶硅的產量只有60噸,即使全部供應光伏產業,也僅能滿足市場需求的2.6%,大量的缺口只能依賴進口。
目前世界上能生產多晶硅的國家主要是美國、日本和德國,2004年總產量為24000噸,而全球市場需求量為26201噸,出現了2000噸的市場缺口。由於國際市場上的多晶硅供不應求,導致產品價格的大幅度上漲,一公斤太陽級多晶硅材料由兩、三年前的13美元,一路猛漲到46美元,漲幅高達250%。由於中國對多晶硅的需求量大,一些國外的生產企業已開始對我國實行限購和禁購。
原材料受制於人,不僅成為制約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的瓶頸,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業的混亂。據了解,目前我國光伏產業界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不管在光伏產業鏈中是上游企業還是下游企業,誰能拿到原材料誰就是"大爺"。只要手中有原材料,下游企業可以指揮上游企業為其單獨"開小灶",個別有"門路"的下游加工企業乾脆捨棄了老本行,做起了原材料的買空賣空。由於眾多國際和國內仲介商的投機活動,我國國內市場上的多晶硅價格十分混亂,目前已高達每公斤85-100美元,遠遠高於國際市場上的價格。
太陽電池大多出口 為國外環保事業"打工"
太陽能屋頂 晶體硅太陽電池是一個基本的發電單元,通常稱為"太陽電池片"。為了適應光伏工程的使用需要,太陽電池片還要經過一整套的封裝工藝,將許多太陽電池片組裝成"太陽電池組件"。目前,我國生產太陽電池片或組裝太陽電池組件的企業,產品的絕大部分都供出口,用我國寶貴的一次性能源生產的環保產品,在客觀上貢獻于國外的環保事業。
據中國光伏產業協會統計,2004年,我國晶體硅電池組件的封裝能力達到150兆瓦,隨著無錫尚德和保定英利的擴產和南京中電的建設,我國晶體硅生產能力將達到200兆瓦;如果在建和擴建的光伏電池生產企業全部投產,年產電池組件可能超過300兆瓦,大大超過國內的市場需求。
太陽能路燈 無錫尚德公司是我國太陽電池最大的生產商。2002年,該公司第一條太陽電池生產線在無錫新區投產,10兆瓦的電池產能相當於此前中國太陽電池4年產量的總和;今年九月,該公司一條生產能力達到120兆瓦的晶體硅太陽電池生產線正式投入運行,使其成為世界第六大晶體硅太陽電池生產商。目前,尚德公司的產品絕大部分都是出口。
同樣位於無錫的尚品太陽能電力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位於南京的中電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不久前都剛剛投產了太陽電池生產線,其中南京中伏光電日產太陽電池2萬片,其中90%左右也是出口。上海太陽能科技公司作為上海一家比較大的太陽能電池單片和組件的生產廠商,今年1-7月生產銷售太陽能電池組件2萬千瓦,這意味著僅用這家公司生產的組件,地球上每月就新增了近3000千瓦的太陽能發電裝機。但同樣遺憾的是,這些產品絕大部分是出口訂單,上海本地市場的太陽能發電裝機需求量,平均每月不到10千瓦。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生產太陽電池片或太陽電池組件的企業,幾乎都不愁接不到出口訂單。與我國大部分出口產品不同,有的太陽電池銷售訂單還沒有等到產品生產出來,需求方就預付了100%的訂金。產品如此暢銷,吸引了我國大量的企業一哄而上,紛紛投資生產太陽電池或組件,加劇了對原材料的需求,使晶體硅價格不斷攀升。另一方面,國際市場的太陽電池出口價格基本維持在3.8-4美元/瓦左右,我國生產企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少。
西安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施鈺川所長指出,在我國的光伏產業鏈中,附加值高、環境污染小的環節都由國外公司控制,國內企業承擔的都是附加值低、能耗高的環節。目前我國的太陽電池生產線基本上都從國外進口,用高價買來產品的原材料,產品的出口價格則受制于國外公司。因此,外國人賺走了利潤的"大頭",我國太陽能企業所得到的不過是5-6%的加工利潤。
太陽能產業不再做"無米之炊" 關鍵要靠技術進步
我國太陽能產業的鏈條目前正面臨"無米之炊"的窘境。在日前召開的上海國際太陽能展覽會上,記者向許多太陽能企業的生產負責人詢問他們的產量,但幾乎人人都面露難色。原因很簡單,產量多少取決於企業能進口多少原材料 —— 晶體硅,否則一切都是空的。
生產太陽電池所用的高純度晶體硅材料,主要來源於石英石。我國石英石資源十分豐富,每年都從石英石中提取大量的工業硅,以1美元/公斤的價格出口到德國、美國和日本等國,而這些國家把工業硅加工成高純度的晶體硅材料,以46-80美元/公斤的價格賣給我國的太陽能企業。
為什麼我國不能自己把工業硅加工成高純度的太陽級多晶硅?據業內專家介紹,在將工業硅加工成多晶硅的過程中,有一項"三氯氫硅還原法(西門子法)"的關鍵生產技術我國還沒有掌握。由於沒有這項技術,在提煉過程中70%以上的多晶硅都通過氯氣排放了,不僅提煉成本高,而且環境污染非常嚴重。
事實上,為了攻克這項關鍵技術,我國在"七五"計劃時就已經立項,但如今"十五"末期仍未成功。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所崔容強所長認為,之所以出現這種被動局面,是由於國家長期以來對太陽能發電重視不夠,無統一規劃、無專門機構來抓太陽能發電工作。一些太陽能研究機構和生產太陽能發電設備的企業各自孤軍奮戰,難以申請到研究經費,即使找到一些小的研究項目,也難以形成合力。由於缺乏研究經費,我國許多資深的太陽能專家都不得不"大材小用",為當地企業開發一些應用產品。西安交大太陽能研究所購買的一整套價格不菲的太陽電池研究設備,由於長期派不上用場,如今早已報廢。
崔容強教授指出,由於我國沒有一個專門的機構來通盤考慮太陽能光伏發電產學研一體化的發展,因此太陽能產品的應用與研發力量脫節。國家雖然投鉅資解決了西部地區部分老百姓的用電問題,但由於對我國的太陽能產業的發展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目前太陽電池的原材料與生產設備還是要靠大量進口。
業內專家指出,成本居高不下一直是我國推廣太陽能發電的最大障礙;而要降低成本,就必須從源頭上進行基礎研究,已早日掌握太陽電池原材料的提取技術和生產設備的國產化。但近年來,我國有關部門在科技攻關的立項時急功近利、好高騖遠,一聽說"三氯氫硅還原法(西門子法)"技術在國外已經成熟,就立刻對相關的研究項目進行否決,不顧我國在生產中尚嚴重地受制於人,將寶貴的科研經費投入其他不成熟的"先進技術"上,以期達到"國際一流"水準。
根據國家《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10年,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總容量將達到40萬千瓦,2020年達到220萬千瓦,我國國內光伏市場十分巨大。而據測算,目前我國光伏發電上網電價在4-5元/千瓦時。如此高的價格,無論是由全民分攤還是由國家補貼,大面積推廣使用太陽能都有很大的阻力和困難。因此,加強我國光伏產業的基礎研究,大幅度降低太陽能發電的生產成本已刻不容緩。目前這一問題已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有關專家還建議,由於非晶硅太陽電池不受原材料的制約,我國太陽能企業還可以獨闢蹊徑,大力發展非晶硅的太陽能薄膜電池。"長期以來,業內人士總認為太陽能薄膜電池使用壽命短、轉化效率不高,事實上可以通過提高製造工藝和封裝技術,完善提高薄膜電池的性能。"深圳科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工程師崔愛民說,目前該公司年產6兆瓦的太陽能薄膜電池,在海內外同樣供不應求。
太陽能產業發展的"原動力"是國家的政策鼓勵
縱觀世界太陽能利用水準高的國家和地區,無一不是由於政府積極採取了眾多的鼓勵措施,刺激市場需求,促進產業發展。我國目前光伏產業的生產能力雖快速增加,但由於國內市場需求的"原動力"不足,絕大部分產品都不得不賣到國外。
事實上,我國太陽能產業的絕大多數企業都不願"為他人做嫁衣"。在記者採訪中,上海卡姆丹克太陽能科技公司、無錫尚品太陽能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的有關負責人均表示,無論是考慮企業的銷售成本,還是考慮到社會效益,我國太陽能企業生產的產品,在國內外企業出價基本相當的情況下,都願意將產品優先賣給國內企業,為我國的環保事業做貢獻。但由於我國對太陽能發電缺乏激勵措施,導致國內市場對太陽能產品的需求不大。
據分析,目前我國國內市場對太陽能光伏發電產品的需求,主要
太陽能玻璃幕墻還是依靠國家的"無電縣送電"、"送電到鄉"等大型工程的實施所帶動的市場需求,而且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區,人們的購買力有限。而在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儘管太陽能產品的生產加工能力很強,但產品絕大部分出口,本地的市場需求不大,形成"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局面。
而與此同時,國際市場對光伏產品的市場需求卻十分旺盛,而且已不僅限于邊遠地區的離網發電和一些特殊應用,並網發電在光伏市場中的份額逐年增加,並已佔據了主導地位。2003年,並網發電的市場份額達到了55.5%,這標誌了太陽能光伏發電正由補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轉變,在人類能源變革中具有重要意義。
德國和日本是太陽能利用的強國。其中,德國還被業內人士稱為"光伏黑洞",其國內市場去年吸收了太陽電池組件600多兆瓦;全世界去年一年生產的太陽電池幾乎有一半都安裝在德國,德國的太陽能發電已佔全國裝機總容量的1%。日本原本是一個能源輸入國,但由於其大力發展太陽能,如今正變成一個能源輸出國,去年全世界生產的1200兆瓦太陽電池,一半以上都是日本生產的。
這兩個國家太陽能光伏發電之所以能夠迅速進入千家萬戶,主要得益於政府行之有效的引導與激勵措施。據了解,德國主要採用了兩種鼓勵方法:一是用高價收購居民的太陽能電力匯入總電網,每度收購價約0.53歐元,而居民使用太陽能電力的價格則與普通電價相同,每度購買價約0.21歐元,因此激發了居民在自家屋頂、庭院安裝太陽能發電設備的自覺性;二是貸款優先,並對貸款貼息3%,鼓勵居民購買安裝太陽能發電設備。
日本為鼓勵百姓使用太陽能電力,也採用了補貼的方法。居民安裝太陽能發電設備所花費的投資由政府補貼50%,太陽能所發的電併入電網,由政府高價收購;居民用電價格則低於收購價格。由於居民從中感受到使用太陽能電力的好處,僅去年一年,日本就有8萬個屋頂新裝了太陽能發電設備。
在前不久于上海召開的"第十五屆國際光伏科學與工程大會"上,國內外的專家基本達成這樣的共識:太陽能光伏發電是目前已知發電方式中最清潔、最安全、潛力最大的新興發電方式,在未來15年左右的時間內,光伏發電成本將會持續降低到可與常規發電成本相競爭的水準。目前,我國雖然已經將光伏產業正式納入國家能源發展的中長期規劃,但一些與會專家認為,與德國、日本、美國等世界先進國家已經將太陽能納入能源儲備戰略相比較,我國政府對太陽能的重視程度仍然不夠。
我國陸地面表面每年接受太陽輻射能相當於49000億噸標準煤,約等於上萬個三峽工程發電量的總和。全國三分之二的國土面積每年日照在2200小時以上,年太陽輻射量超過5000兆焦/平方米。豐富的太陽能資源,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永續繁衍的寶貴財富。為了早日開啟太陽能的寶藏,我國亟待更強有力的"陽光政策"。(完)

台灣太陽能產業

台灣太陽能產業 - 整理 科風資深行銷協理 - 蕭家嶔 Ferrari Hsiao

新日光能源科技

聯相光電

太陽光電

旺能光電

億通光能

昱晶能源科技

綠能科技

海德威電子

奈米龍科技

台灣茂矽

茂迪

全能科技

科風

昇陽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科冠能源

鼎晶科技

知光能源

茂晶能源科技

中美矽晶

合晶科技

嘉晶電子

飛瑞

鼎鼎

統懋

台半

耀華

廣運

統振

立碁光能

國碩

台勝科

中油

強茂

昱晶材料

佰鴻

華上/華旭環能

東貝

浩瀚, 旭能光電

富陽光電


 

 

投入太陽光電產業 中環成立子公司「富陽光電 」

投入太陽光電產業 中環成立子公司「富陽光電 」

台北報導 中環公司(2323)19日召開董事會決議正式跨足潔淨能源事業,計畫成立「富陽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從事研發、生產、銷售太陽能電池,為100%持有子公司;額定資本額為15億元,實收資本額7億元,初步規劃可在明年度開始量產。 根據工研院的調查資料顯示,2006年全球太陽能電池年成長率為40%,因為再生能源及環保意識的趨勢潮流,EPIA(歐洲太陽光電產業協會)更大膽預估未來5年全球太陽光電產業平均年成長率約為40%,2007年、2008年太陽光電產業平均稅前獲利率也可高達33%和36%。 董事長翁明顯進一步表示,中環除保持光儲存媒體的領先地位,也結合現有的研發成果並積極發展符合時代潮流的核心事業,決定投入太陽能電池的生產,除看好太陽光電產業的市場潛力外,更發現中環多方面的研發及透過轉投資公司所累積的經驗及技術也可應用於其他產業的革新。 他強調,跨足太陽能電池有機會充份發揮中環優勢;「富陽光電」的成立只是中環邁向潔淨能源領域的開始,未來中環將加速潔能事業的開發以落實綠色環保。

2007年7月20日 星期五

Holy Hoku, Batman!

Holy Hoku, Batman!That's not a mistake you see above -- Hoku Scientific is really up more than 75% in the last month. In fact, over just more than two months it's up more than 170%. So what gives?
It's certainly not the company's financial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fiscal year completed in March. For the year, Hoku lost $2.7 million on revenue of $5.4 million, after making $1.3 million on $5.5 million in revenue in the prior year. Additionally, on the 24th, the company is announcing results for the first quarter of its 2008 fiscal year and is expected to lose $0.06 per share for the quarter.
It's the magic word "solar" that's had Hoku jumping. Though the company was founded in 2001 primarily focused on fuel-cell technologies, it announced in 2006 that it would enter the solar module and polysilicon business. Though it decided not to pursue building solar modules, it will still install third-party solar modules and is plowing full steam ahead with its plans to produce polysilicon.
The latter business is what has really been juicing Hoku's stock. Though the company doesn't expect to have polysilicon available until the first half of 2009, it has been busy signing up customers. In June alone, Hoku scored supply contracts with Suntech Power and Solar-Fabrik worth up to $678 million and $185 million, respectively.
The contracts haven't convinced CAPS players, who have been negative on the stock since it first got its rating on CAPS.
billydakid, one of the top players on CAPS, gave Hoku the big red thumb and said, "This company is a scam. Numerous warnings from various sources showing inconsistencies in their financials. Lots of marketing little revenue ... creates artificial demand."
So do you think solar power is going to give Hoku a bright future? Or is the company really all hype with little substance? Head on over to
CAPS and let the community know what you think. While you're there, you can start your research on any of the other stocks listed above -- or any of the 4,700-plus stocks on CAPS.

投入太陽光電產業 中環成立子公司「富陽光電 」

投入太陽光電產業 中環成立子公司「富陽光電 」
2007/07/19 17:51記者楊伶雯/台北報導 中環公司(2323)19日召開董事會決議正式跨足潔淨能源事業,計畫成立「富陽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從事研發、生產、銷售太陽能電池,為100%持有子公司;額定資本額為15億元,實收資本額7億元,初步規劃可在明年度開始量產。 根據工研院的調查資料顯示,2006年全球太陽能電池年成長率為40%,因為再生能源及環保意識的趨勢潮流,EPIA(歐洲太陽光電產業協會)更大膽預估未來5年全球太陽光電產業平均年成長率約為40%,2007年、2008年太陽光電產業平均稅前獲利率也可高達33%和36%。 董事長翁明顯進一步表示,中環除保持光儲存媒體的領先地位,也結合現有的研發成果並積極發展符合時代潮流的核心事業,決定投入太陽能電池的生產,除看好太陽光電產業的市場潛力外,更發現中環多方面的研發及透過轉投資公司所累積的經驗及技術也可應用於其他產業的革新。 他強調,跨足太陽能電池有機會充份發揮中環優勢;「富陽光電」的成立只是中環邁向潔淨能源領域的開始,未來中環將加速潔能事業的開發以落實綠色環保。

二十载励精图治,领新型能源风潮


二十载励精图治,领新型能源风潮

11日下午,中山冠虹电子有限公司(下简称“中山冠虹”)隆重举行了“科风集团20周年志庆”活动。该庆典活动由科风集团董事长张峯豪先生主持,来自美国,日本,西班牙及俄罗斯等多家世界知名电气企业代表逾百人参加了庆典活动,副市长冯煜荣在火炬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崔宝潮等镇区领导的陪同下出席了在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的庆典晚宴并致贺词。
中山冠虹座落于火炬开发区,系科风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投资总额570万美元,主要产品为中高端商用UPS(不间断电源),单月产量可达20万台。
中山冠虹2001年初在中山火炬开发区正式成立,在市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的支持鼓励与火炬集团的鼎力协助下,得以快速稳健的发展。近几年来,中山冠虹的年产值以每年30%以上的惊人速度增长,年产值现已突破1亿元人民币大关。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其产品品质也在不断提高,多年来,中山冠虹通过了国际ISO9001:2000、英国BSI ISO9001认证、美国UL 产品安全规范认证、欧洲CE共体产品安全规范及电磁兼容性要求等多项国际品质认证,获得了国内外客户群的一致肯定。其所研发的在线式UPS系列产品因具备有稳压、无频率突变(稳频)、抗干扰和波形失真极小的全天候高质量正弦波等特点,获得了市场的巨大反响。2003年,中山冠虹荣获广东省政府及厦门市政府协议采购UPS指定品牌及供货资格,获得了广东省电信、福建省电信、四川省电信之PHS小灵通户外机站加装UPS项目获得供货资格;2005年,中山冠虹又成为深圳市行政事业单位计算机外围设备协议采购商、上海复旦大学信息化项目UPS供应商;同年底,中山冠虹一举通过了GE(美国通用电气)认证,正式成为了GE合作伙伴。
中山冠虹的投资方——科风集团,1987年成立于美国,主要致力于研发、生产、经营保护电力产品的后备电源设备——UPS产品系列。历经二十载的风雨兼程、励精图治,该集团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的大型UPS专业制造商,在美国、俄罗斯、日本、中国等国家与地区都设立有生产基地,美国通用电气、飞利浦,日本YUASA、NEC,西班牙SALICRU,俄罗斯LIZARD等多家世界知名企业都是其忠实客户。作为世界上最早推出家用UPS不间断电源产品的公司,科风集团多年来不断研发革新,成果斐然,曾成功解决过台湾9.21大地震中无预警停电问题,受到世人的高度关注。
随着全球不可再生能源的日趋紧张,新型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已成为世界各国能源开发部门普遍关注的热点。2006年10月,UPS行业的领跑者科风集团宣布进军太阳能能源产业,并在台湾地区投资设立了太阳能晶片电池的研发中心,凭借其雄厚的开发能力和多年的研发经验,率先成为台湾有史以来第一家以全自动化设备来生产太阳能晶片电池的公司。近年来,中山市良好的投资环境与优美的居住环境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投资落户,火炬开发区管委会及其全资企业火炬集团秉承“以诚引商、以情引商、以商引商”的招商理念,不遗余力的协助企业做强做大,进而达到吸引更多更大的投资项目落户我市的目标。在此次庆典活动前,张峯豪董事长专程前往火炬区临海工业园参观考察。考察后,张董事长表示,中山冠虹的快速发展,让他对中山市特别是火炬开发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投资条件适合的前提下,太阳能电池项目将极有可能落户于中山。而后的庆典活动上,张峯豪董事长透露,在科风集团进军太阳能领域的进程中,中山冠虹电子有限公司将仍作为主力大将,承担太阳能电池转换器的主要生产任务。据了解,该太阳能电池项目预计投资总额达2000万美元,占地约200亩,是环保的新能源产业,该产品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除普通的照明等用途外还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等领域,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产值可达5亿美元。

2007年7月18日 星期三

全球10大太陽能電池廠



全球10大太陽能電池廠

作著 : 蕭家嶔 - 科風資深行銷協理







2005 2006 (MW)
BP SOLAR 85.8 85.64
SOLAR WORLD 37.5 90.0
SCHOTT SOLAR 95.0 96.0
MOTECH 60.0 102.0
MITSUBISHI ELECTRIC 100.0 111.0
SANYO 125.0 155.0
SUNTECH 82.0 160.0
KYOCERA 142.0 180.0
Q-CELL 165.7 253.1
SHARP 427.5 434.7




未來的1GW太能能模組廠 : 三合一整合


未來的1GW太能能模組廠 : 三合一整合

作著 : 蕭家嶔 - 科風資深行銷協理

太陽能模組的投資速度隨著市場需求的大幅成長 , 很快的年產1GW的超級大廠將很快的出現, 而未來能夠年產1GW的廠將包含三項為一體, 生產線將每秒鐘生產出一個標準模塊-為了實現這一希望. 簡單來說: 如果你想要產出很多 你就必須投資很多資金與設備. 一個可產出1GW單晶太陽能模組以今天的技術需要大約10,000噸矽晶 (假設切割的厚度為200um加上切割的損失). 如果有可能製造可靠的晶片厚度降到只有160um ,則將減少1000噸的矽晶 . 因此玻璃, 水,與電力將成為這個廠最必須的三項. 玻璃,水,電力供應.

玻璃 - 1GW的單晶或多晶太陽能模組廠需要使用13平方公里的平板玻璃,薄膜廠太陽能模組廠則需要約26平方公里,假設一個典型的玻璃厚度為3.2mm, 將需要多達 93,000噸玻璃.

水 - 太陽能模組生產工廠將需要提供水和空氣流通設備以及廢水處理 . 蝕刻和淨化階段僅需要多達 20至400立方米的淨化水,約典型的25米游泳池容量. 冷卻水需求更大: 需要2500至4600立方米每小時.

電力供應 - 將需要50至80 MW的電力 這幾乎是整個產量的一個中型燃氣電廠 .
太陽能模組

台灣太陽能產業

Bitmap
台灣太陽能產業
Date :
2007/7/10
Chart By :
Ferrari Hsiao 蕭家嶔
Company Name
Web Address
Poly Silicon
Wafer
Cell
Module
Inverter
System
Note
Bitmap
 
NEO SOLAR POWER CORPORATION 新日光能源科技
力晶轉投資
http://www.neosolarpower.com/


Silicon 30MW
Bitmap
 
NEXPOWER 聯相光電
聯電轉投資
http://www.nexpw.com/

ULVAC a-Si 10MW
Bitmap
 
BIG SUN 太陽光電
http://www.bigsun-energy.com/

Silicon 30MW
Bitmap
 
台達轉投資
旺能光電 Delsolar
http://www.delta.com.tw/delsolar/delsolar.htm

工研院光電所
Silicon III-V族 30MW
Bitmap
 
億通光能 E-TON Solar Tech
http://www.e-tonsolar.com/company.htm

Silicon 60MW
Bitmap
 
億光轉投資(LED)
昱晶能源科技 GINTECH ENERGY CORPORATION
http://www.gintech.com.tw/home.html

Silicon 60MW
Bitmap
 
大同轉投資
綠能科技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http://www.getinc.com.tw/

工研院材料所
Silicon 60MW
 
台灣太陽能產業
Date :
2007/7/10
Chart By :
Ferrari Hsiao
Company Name
Web Address
Poly Silicon
Wafer
Cell
Module
Inverter
System
Note
Bitmap
 
海德威電子 HIGHER WAY ELECTRONIC

http://www.higherway.com.tw/
Bitmap
 
奈米龍科技 Lucky Power Technology
李洲轉投資(LED)


Schmid 25MW
1MW
Bitmap
 
台灣茂矽 Mosel Vitelic

http://www.mosel.com.tw/

Silicon 30MW
Bitmap
 
茂迪Motech Industries
http://www.motech.com.tw/

Silicon 200MW
Bitmap
 
全能科技 Perfect Source Technology
http://www.pstsolar.com/


3S 12.5MW
Bitmap
 
Powercom 科風

全世界最有野心之全方位太陽能
www.pcmups.com.tw





冶金
轉投資TGE
NPC+Spril 37.5MW
max 4KW
0.5MW
Bitmap
 
昇陽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OLARTECH ENERGY CORP.
http://www.solartech-energy.com/

a-Si 10MW
Bitmap
 
科冠能源 TGE
科風轉投資
http://www.tgenergy.com.tw/

Silicon 30MW
台灣太陽能產業
Date :
2007/7/10
Chart By :
Ferrari Hsiao
Company Name
Web Address
Poly Silicon
Wafer
Cell
Module
Inverter
System
Note
Bitmap
 
鼎晶科技TYNSOLAR
鼎元轉投資
http://www.tynsolar.com.tw/

NPC+Other 12.5MW
Bitmap
 
知光能源 Apollo Solar Energy Co., Ltd.
http://www.asectw.com/

Other 12.5MW
 
茂晶能源科技
www.pspisolar.com

Spril 0MW
Bitmap Bitmap
 
中美矽晶 Sino American Silicon Products Inc.
http://saswafer.com


CZ/200MW
 
合晶科技 Waferwork
www.waferworks.com

CZ/60MW
 
 
 
 
Bitmap
 
嘉晶電子 Precision Silicon Corp.
http://www.psilicon.com.tw/home2/English.htm


CZ/60MW
Bitmap
 
飛瑞 Phenixtech
http://www.phoenixtec.com.tw/

10KW
Bitmap
 
鼎鼎
鼎鼎
http://www.deniz.com.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178431


台灣太陽能產業(未量產)
Date :
2007/7/10
Chart By :
Ferrari Hsiao
Company Name
Web Address
Poly Silicon
Wafer
Cell
Module
Inverter
System
Note
Bitmap
 
統懋 MOSPEC SEMICONDUCTOR CORP.
http://www.mospec.com.tw/
Bitmap
 
台半 Taiwan Semiconductor Corp.
http://www.taiwansemi.com/TSCbig5/front/bin/home.phtml

Bitmap
 
耀華
7th in the world
http://www.pcbut.com.tw


改良式西門子
 
廣運
 
統振
 
立碁光能
立基轉投資

 
國碩
 
台勝科
原名小松, 台塑轉投資

流體床Fluidized-Bed-Reactor
台灣太陽能產業(未量產)
Date :
2007/7/10
Chart By :
Ferrari Hsiao
Company Name
Web Address
Poly Silicon
Wafer
Cell
Module
Inverter
System
Note
 
中油

西門子Siemens
 
強茂
 
昱晶材料 Gintech Material
昱晶轉投資

流體床Fluidized-Bed-Reactor
 
佰鴻

KOPIN III-V族
 
華上/華旭環能


華上 III-V族
華旭
 
東貝

 
浩瀚, 旭能光電
訊碟子公司
與伊藤忠商社合作
大陸太陽能產業
Date :
2007/7/10
Chart By :
Ferrari Hsiao
Company Name
Web Address
Poly Silicon
Wafer
Cell
Module
Inverter
System
Note
Bitmap
 
阿特斯 Canadian Solar
NASDAQ 上市
http://www.csisolar.com/china/about.asp

中国江苏常熟辛庄工业开发区
60MW
Bitmap
 
中電電氣 CEEG
http://www.ceeg.cn/


南京市江寧
Bitmap
 
常州天合光能 Trina
http://www.trinasolar.com/front/cn/home.php

江苏常州新北区电子产业园
30MW
Bitmap Bitmap
 
高佳太陽能(無錫) KONCASOLAR
http://www.koncasolar.com/

江蘇省無錫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6MW
 
林洋新能源 Solarfun Power Holdings
NASDAQ 上市
http://www.solarfun.com.cn/
江蘇省啟東市開發區林洋路
Bitmap
 
晶澳太陽能 JS Solar
http://www.jasolar.com/

75MW
GREAT WALL
青島長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 Great Wall Solar
http://www.greatwall-solar.com/
Bitmap
 
尚德電力 SUNTECH

NYSE 上市
http://www.suntech-power.com/
400MW
2002.02.21 成立
Bitmap
 
江西赛维LDK LDK Solar

NYSE 上市
http://www.ldksolar.com/

中国江西新余经济技术开发区
215MW
Bitmap
 
江蘇大全集團 DAQO Group.
http://www.daqo.com/home.php


萬州
600MW
100MW
Bitmap
 
天威英利 Yingli Solar
NASDAQ 上市
http://www.yinglisolar.com/


250MW

大陸太陽能產業
Date :
2007/7/10
Chart By :
Ferrari Hsiao
Company Name
Web Address
Poly Silicon
Wafer
Cell
Module
Inverter
System
Note
 
洛陽中矽
Bitmap
 
四川峨嵋半导体材料厂

http://www.emb739.com/cn/home.asp

200 ton
上游太陽能產業(Poly Silicon)
Date :
2007/7/10
Chart By :
Ferrari Hsiao
Company Name
Web Address
Poly Silicon
Wafer
Cell
Module
Inverter
System
Note
Bitmap
 
MEMC Eletronic Materials Inc.
Monsanto Electronic Materials Company
http://www.memc.com/



St. Peters, Missouri, USA
6000 ton


Bitmap
 
WACKER CHEMIE AG
Germany
http://www.wacker.com/cms/de/wacker_group/divisions/polysilicon/polysilicon.jsp




9000 ton


Bitmap
 
REC Group ASIMI
Norway
http://www.recgroup.com/

9000 ton
Bitmap
 
Hemlock
USA
http://www.hscpoly.com/

12000 ton
Bitmap
 
Mitsubishi Material
JAPAN
http://www.mmc.co.jp/japanese/index.html

3000 ton
Bitmap
 
Sumitomo Titanium
JAPAN
http://www.sumitomo-ti.co.jp/index_e.html

6000 ton
Bitmap
 
德山化學 TOKUYAMA
Tokuyama Bldg.
http://www.tokuyama.co.jp/eng/

1-4-5, Nishi Shimbashi
6000 ton
Minato-ku, Tokyo 105-8429 Japan
Bitmap
 
JEF Steel

http://www.jfe-steel.co.jp/en/



1000 ton 冶金法

國外太陽能產業
Date :
2007/7/10
Chart By :
Ferrari Hsiao
Company Name
Web Address
Poly Silicon
Wafer
Cell
Module
Inverter
System
Note
Bitmap
 
First Solar
USA, Pheniex , NASDAQ 上市
http://www.firstsolar.com/





250MW Thin Film

Bitmap
 
BP Solar
http://www.bp.com

European HQ in Tres Cantos, Madrid, Spain to 300MW, Indian JV , Tata BP Solar, Bangalore to 300MW
350MW
Bitmap
 
SHELL SOLAR
http://www.shell.com/home/Framework?siteId=shellsolar
 
 
POTENTIAL CUSTOMERS
EDF Energies Nouvelles
Sechilienne-Sidec
one at its European headquarters in Tres Cantos, Madrid and the second at its joint venture facility, Tata BP Solar, in Bangalore, India.
For phase 1 of the Madrid expansion, BP Solar is aiming to expand its annual cell capacity from 55 MW to around 300 MW. The Bangalore expansion could add another 300 MW to BP Solar’s total capacity.
Rio Energie, Stadtwerke Mainz
Juwi Group
SunEdison
fd

シャープ、高輝度・長寿命LEDの採用で


シャープ、高輝度・長寿命LEDの採用で、業界トップクラスの明るさ*1と高い環境性能を実現、ソーラー・LED照明灯、LN-LW3A1/LN-LS2A1を発売
Tokyo, Japan, July 17, 2007 - (JCN Newswire) - シャープ(TSE:6753)は、独自のソーラーパネルと高輝度・長寿命LEDの採用により、現在主流になりつつある32W蛍光灯(コンパクト形蛍光灯の6本管形)の防犯灯に匹敵する業界トップクラスの明るさ(器具光束1,800ルーメン)を実現したソーラー・LED照明灯<LN-LW3A1>および、20Wクラスで公園などのポイント照明に最適な<LN-LS2A1>(器具光束1,200ルーメン)を発売します。<LN-LW3A1>は、夜道で不審な人物を判断してから行動するのに必要な距離とされる4m先からでも充分に歩行者の顔の概要が識別できる明るさ(設置間隔が13mで防犯照明の推奨照度クラスA※2)を実現しました。また「感震センサー」を搭載しており、震度5以上の大地震を検知して終夜2日間フル点灯※3します。周辺が停電した場合の防災灯として安心してお使いいただけます。ソーラー・LED照明灯は、日中に太陽光で発電した電気を蓄電池に蓄えて夜間に発光する、CO2を排出しないエコロジーな“21世紀の屋外照明”として期待が高まっています。 <LN-LW3A1>は、商用電源を使用する場合に比べCO2の排出量を年間約48kg削減※4します。搭載のLEDは環境負荷物質の水銀を使用しておらず、紫外線も出しません。さらに約10年間取替えなしと長寿命なので、メンテナンスの手間がほとんどかかりません。年間10万本といわれる街路灯の新設需要に対応し、環境性能と視認性を兼ね備えた「防犯」「防災」に強い照明灯として本製品を提案してまいります。主な特長1.従来比約6倍※5の器具光束1,800ルーメンと、ソーラー・LED照明灯として業界トップクラスの明るさを実現<LN-LW3A1>2.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と長寿命LEDの採用で環境負荷物質を大幅に削減し、高い「環境性能」を実現3.感震センサーの搭載により、大地震(震度5以上)を検知し、終夜2日間フル点灯4.さまざまなユーザーニーズに対応可能なシステムデザインで高い拡張性を実現※1 160W以下の太陽電池電源タイプのLED屋外照明灯において(2007年7月現在)。※2 (社)日本防犯設備協会「歩行者のための屋外公共照度基準」に基づく防犯照明の推奨照度クラス。 <LN-LS2A1>は設置間隔9mで防犯照明の推奨照度クラスAを実現。※3 但し蓄電池の蓄電容量ゼロになるまで。 ※4 32W防犯灯(コンパクト形蛍光灯の6本管形)のCO2排出量を314.5g-CO2/kWh(太陽光発電協会(JPEA))で試算。※5 当社LN-L19ZA比。詳細は、 http://www.blogger.com/概要: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シャープ株式会社は、1912年の創業以来、社名のルーツであるシャープペンシルの発明をはじめ、国産第一号のラジオ、テレビ、世界初の電卓や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の商品化など、常に新しい分野を切り開いて、生活の向上と社会の進歩に貢献してまいりました。新世紀を迎え、私たち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業界を取り巻く環境は、IT化・ネットワーク化という情報インフラの進展や加速する技術革新など、目まぐるしいスピードで変化を遂げており、新たな市場開拓を目指した厳しい競争が、世界中の企業によって繰り広げられています。当社は、今一度、当社の経営信条である“誠意と創意”の原点にたち還り、常に他社に先駆けて新時代にふさわしい商品の創出やサービスの提供を実現することで、「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技術を通じて“21世紀生活”を創造する“オンリーワン企業”」を目指してまいります。詳細は、 http://www.blogger.com/

搶搭綠能熱 昱晶光電申請上市 億光轉投資 生產太陽能電池 昇陽宣布 跨薄膜太陽能電池

搶搭綠能熱 昱晶(Gintech)光電申請上市 億光轉投資 生產太陽能電池 昇陽SOLARTECH ENERGY CORP. 宣布 跨薄膜太陽能電池

綠色能源相關股價熱到發燙,為了搶搭這一波漲升氣勢,國內也掀起太陽能廠掛牌風潮,昱晶光電(Gintech)已向證交所遞件申請上市交易,而母公司億光也沾光,今天股價開盤就亮燈漲停慶祝。國內太陽能上市公司即將再添一名新成員,就在大同集團子公司綠能科技(Green Energy Technology )上週申請掛牌交易,億光轉投資的昱晶光電也趕緊向證交所提出送件申請,不讓綠能專美於前,也就是說,最快年底前,就可以看到兩家公司同台較勁, 昱晶是生產太陽能電池,產品跟茂迪(Motech)與益通(E-ton)一樣,申請掛牌前的興櫃股價為370元,不過綠能屬於更上游的多晶矽原料生產者,擁有目前最熱的缺料題材,因此股價險勝昱晶一截;節能類股上下游表現很不同, 國際油價高漲,節能族群大行其道,火熱的程度幾乎無人能出其右,現在又傳出昇陽光電也要跨足薄膜太陽能電池,加上茂矽(Mosel Vitelic)、科風(Powercom)、與中環(CMC)等業者也覬覦這塊大餅,台股未來勢必掀起一波節能類股搶錢大戰,綠能與昱晶不論是嗆聲還是互相抬轎,但肯定兩個新世代不會是太陽能的絕代雙驕。

Lize industrial solar industry chain forming

Lize industrial solar industry chain forming Ferrari Hsiao / Taipei -- domestic solar PV industry is ubiquitous, 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 supply listed companies Powercom transformation of solar energy industry investment this year, planning to expand production capacity Powercom recently file application to the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Bureau of industrial, positioning Lize industrial zone factories, investment and solar cell module components, forecasted investment totaling 180 billion. The Ministry is expecting in year 2010 output of domestic solar PV over 60 billion NTD; Shanyang technology with Taiwan Semiconductor and other enterprises have made this year in expansion plans, the location, it is also very wise choice in Ilan County Lize industrial zone, Powercom has recently joined the Wind, Solar industry chain on the middle and lower sectors in order to reach the forming of the industrial zone. It is understood that within Powercom recently by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to apply and is expected to lease 15 hectares of land, build solar cell components and PV module and wafer slicing plant, the initial investment as high as 180 billion. Powercom’s plant scale far exceeding recent review by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ureau. 2 hectares. Given the solar photovoltaic industry after rising trend continued, Taiwan's semiconductor industry has recently adopted the Board's review, Li is expected to expand this year will be four-inch, the amount of investment reached 4.0 billion lease land area of four. Five hectares; Another Industry through the first half of this year was held in Shanyang technolog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polysilicon solar photovoltaic cells, amount of investment is estimated at 800 million yuan, while the single land area of eight hectares. By the Ministry officials pointed out that industrial areas Lize optoelectronics industry will become the new center, the effects of industrial groups continue to simmer, Apart from these several large investment plans, there are still some other optoelectronic manufacturers have expressed willingness stationed, the Ministry officials believe that This solar PV industr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o the current rapid growth of the domestic industry related, especially in the international gradually to global warming, solar photovoltaic and other renewable energy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quite promising. Analysis by the Ministry officials said that Li Guang-industrial land in Ilan, transport facilitation, and low land prices, choice is to become manufacturers stationed major plant expansion. Moreover, manufacturers benefit from the cluster effect, Lize industrial area swept away from previous manufacturers favor of Sadness, a, two approved manufacturers stationed in the rate of more than 70%.

利澤工業區 太陽能產業鏈成形侯雅燕/台北報導

利澤工業區 太陽能產業鏈成形侯雅燕/台北報導
太陽能光電是國內產業當紅炸子雞,不斷電電源供應器上市公司科風轉型投資太陽能產業,今年規劃擴充產能,科風近期向經濟部工業局提出申請,進駐利澤工業區設廠,投資太陽能電池模組與元件,初估投資金額高達一八○億元。
經部預計二○一○年國內太陽能光電產值超過六百億元;燿華電子、山陽科技台灣半導體企業陸續在今年提出擴廠計畫,在選址上,也很有默契選擇位在宜蘭利澤工業區,近期又有科風的加入,太陽能上中下游產業鏈在利澤工業區儼然成形。
據了解,科風近日內向經部工業局提出申請,預計承租十五公頃的土地,建置太陽能電池元件切割與電池模組廠房,初步估計投資金額高達一八○億元。
科風廠房規模遠超過不久前工業局審查通過的耀華電子,即將進駐利澤建置太陽能電池廠,投資金額預計二五億元,承租土地則為五.二公頃。
鑑於太陽能光電產業後勢持續看漲,台灣半導體近期也通過工業局審查,預計今年將於利澤擴充四吋晶圓廠,投入金額達四十億元,承租土地面積為四.五公頃;另工業局今年上半年通過山陽科技在利澤工業區發展太陽能光電池多晶矽,投資金額估計為八億元,而承租土地面積八公頃。
經部官員指出,利澤工業區將成為光電產業新重鎮,產業群聚效應陸續發酵,除這幾家大型投資案以外,仍有其他一些光電廠商表達有意願進駐,經部官員認為,此與太陽能光電產業持續發展,且為當前國內成長迅速的產業相關,尤其在國際間逐步重視全球暖化議題,太陽能光電等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相當具有前景。
經部官員分析表示,利澤工業區土地廣,位於宜蘭,交通便利以及地價低廉,是成為廠商選擇進駐擴廠主因。並且,受惠於廠商群聚效應,利澤工業區一掃先前不受廠商青睞的悲情,目前一、二期核准廠商進駐率超過七成。

Ascent 太陽能獲利美金 20,000,000

Ascent 太陽能獲利美金 20,000,000丹佛商業雜誌 - 1:42分MDT在週一,在七月九日 Ascent太陽能技術公司說 ,週一 它有200萬,以資助興建的第一大型生產線 . littleton的公司(納斯達克 : asti )籌集所得的資金轉換甲級公眾認股權證 . Ascent太陽能發行權證與其首次公開募股去年. Ascent太陽能生產薄膜太陽能電池 , 比現有產品 . 該公司表示它的正前製造測試 ,然後開始製造的1.5兆瓦的試驗廠落成啟用 到了今年年底. 新增資本由原來的認股權證基金,將建設第一條 4月25兆瓦的生產線 . 首先是預定於完成在2009年. (蕭家嶔)

By going into the sale of silicone raw materials

Ferrari Hsiao

By going into the sale of silicone raw materials, Gintech昱晶 (3514 - TW orders) in June -- double the revenues of violence, first breakthrough 1 billion mark, showing an upturn in trading, but long Guopanchen Finance said that by the high proportion of the cash, Q2 profit no less than the first quarter, and contract expected until the second half started supply, Gross margin end of the year is likely to break the 30%. Guo Yan Chen noted that the second half of MEMC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long after the start, first half of the 7% share of the cash will be greatly reduced to 3%, the third quarter of this year, the proportion of the contract can be expected breakthrough 7%. cost will significantly cut the end of the year, a chance to explore gross profit margin 30%. Ac output rapidly, funding came quite rapidly, Guo Yan Chen said that, following the May run at 1.5 billion by now, Today also received 4.5 billion joint loan funds, expected fourth quarter of this year replenishment of the listing of new shares could raise two billion yuan of funds, so, liabilities ratio will remain at 60% of reasonable limits. At present, the permeability of cell conversion rate of about 15.7%, the chairman GUO Jun-xiong said tha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nversion rate, the company also engaged a consultant to the German Agency for Technical Research, the end is expected to improve to 16% yields are from the current 97%. up to 99%, but subject to the source material, mainly still polycrystalline ratio higher than 90%. Recently, manufacturers of solar energy integration moves frequently, GUO Jun-xiong but in the old gods. says will focus on the solar cell industry output, and the tendency of raw materials to large mutual investment, even Convertible way strategic alliance in order to achieve a stable source of material, but not consider merger 2-3 now with the manufacturers to conduct negotiations. As for the attention of the market by the film solar cell area, GUO Jun-xiong candor, As the film field with the traditional silicon solar cells entirely different, with the focus on building technologies, it is still not cut into consideration; Vertical integration in the future if it will be the top priority into the system-rather than profit was compressed module. In addition,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for a speech last week,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ureau has been agreed that the scheduled July 10 pieces sent to the Stock Exchange, scheduled for October this year listed, it is interesting, green energy綠能 (3519 - TW) will be on the same day sent pieces then who can grab the first Hong Kong, Taiwan became the first listed solar companies, the market will wait and see.

2007年7月17日 星期二

太陽輻射並未導致近來全球變暖的影響


太陽輻射並未導致近來全球變暖的影響 , 科風資深行銷協理-蕭家嶔說 --近期全球變暖是不是因為太陽輻射 , 科學家說 , 爭執了先進的理論 ,一些研究者作為替代聯合國認為 ,氣溫上升 由於人類活動的破壞 . 科學家們研究史料太陽活動過去的一個世紀 , 學習措施,諸如有多少與太陽黑子數量的燈光 . 他們發現的輻射總能量從太陽在1985年達到高峰,據林業部部長卡奴 , 合著文件刊登在英國雜誌訴訟皇家學會甲``太陽能做了 掉頭 1985年左右,但氣溫不斷上升, '林業部 , 太陽物理學家在拉瑟福實驗室奇爾頓 ,英格蘭中部說 ,昨天晚間在一次電話採訪 . ``一切的太陽 ,有可能影響氣候已經走錯了方向,導致氣候變暖 我們見過持續升溫 ' . 結果違背科學家的狀況 ,是太陽的主要原因是近期 氣候變暖 ,而不是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 ,如二氧化碳. 愉也違背了中央的論點 ``偉大的全球變暖騙局 , '一部紀錄片播出今年早些時候 由英國的第四頻道電視台 . 亨里克接地,有科學家在丹麥空間研究所在哥本哈根 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繪畫之間的聯繫 ,宇宙射線及全球氣候變暖 . 接地的秘書說 ,他不能提供給評論今天的文件. 菲利普斯托特, 已退休的英國倫敦大學教授說 ,在三月他認為宇宙射線理論 ,全球變暖將 取代溫室氣體的觀點 ,今天說 ,他不能評論最新文件,因為他並沒有看過 . 最熱年全球氣候變暖的過程中,氣體在大氣層中 包括二氧化碳產生燃燒化石燃料,熱輻射從地球. 這可能導致增加的極端天氣事件如洪災 ,旱災和颱風襲擊 .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小組今年已表示,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0.76度 攝氏自十九世紀中期,其中11項 12個最熱年來不斷自1995年. 林業部部長 ,也有教授,在英國南安普敦大學 ,同克勞斯 froehlich舉行的世界輻射中心,在瑞士達沃斯 研究不同措施的太陽活動 . 兩位科學家發現 ,一些與太陽黑子總照度,或電力 ,排出的太陽 , 在1985年達到高峰. 其他兩項措施,他們正在研究所謂的太陽磁場 ,磁場屏蔽地球 宇宙射線 ,這是爆炸所產生的超新星爆發 ,而產生的中子,當它們進入大氣層 . 通量盾牌大氣層從光芒, Lockwood和froehlich發現流量高峰在1987年 又有多少宇宙射線達到最低,同時 ,跡象顯示 ,自那時起, 太陽活動已大為減少 .

大陸矽晶圓廠 Solargiga赴港上市

大陸矽晶圓廠 Solargiga赴港上市

2007.07.17 03:24 am

兩岸太陽能業者合組的大陸矽晶圓廠Solargiga公司可望在香港上市。台灣的合晶與亞聚轉投資的Solargiga日前向香港交易所申請上市,可望在年底掛牌,有機會成為香港第一家太陽能矽晶圓廠上市公司。合晶與亞聚轉投資收益可期,業界估算,合晶潛在利益更高達一個股本以上。
合晶目前對Solargiga以轉投資方式在季報與年報才認列收益,若能因Solargiga上市而順勢改為集團合併報表,由於Solargiga現有太陽能矽晶圓產能是合晶的四倍,未來合晶財報將更有看頭,受惠最深。
Solargiga是由合晶與亞聚合資成立錦州佑華等公司再轉投資,之後大陸錦州陽光新能源集團再加入股東行列,是太陽能矽晶圓製造商,合晶持股超過三成,並擁有主導權。投資案已在6月獲得投審會通過,是首宗兩岸太陽能界合組公司的個案,當時市場便揣測,Solargiga海外掛牌之日不遠。
合晶與亞聚布局矽晶圓雙管齊下,除用於太陽能外,也合作投資上海合晶硅,用於半導體業,近期兩家公司將投資架構簡化,均改由STIC公司直接控股,亞聚更加碼1.06億美元參與上海合晶硅增資,被市場解讀為下一個海外上市掛牌預作準備。
現階段太陽能矽晶圓供不應求,合晶營運水漲船高,前五月稅前盈餘5.76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2.5倍,每股稅前盈餘2.73元。合晶原太陽能矽晶圓年產能僅20MW(百萬瓦),Solargiga成立後,是現階段大陸前兩大單晶產能業者,也使得合晶在業界地位快速竄升,產能大增至100MW,規劃明年倍增至200MW。
業界認為,港股與美股、歐股等連動性大,So-largiga上市可募得資金總量,可參考其他公司,Solargiga現階段產能與稍早赴美IPO的大陸江西賽維(LDK)相當,江西賽維當時得4億美元,So-largiga也具備同樣條件。
對於Solargiga已向香港交易所申請掛牌,合晶回應,「不知情」,但推動Solargiga海外上市,是公司積極努力的目標,目前不便透露細節。求證香港交易所,香港交易所也以「基於保護申請上市公司,不能透露」回應。

兩岸太陽能 在全球發光


兩岸太陽能 在全球發光

2007.07.17 03:24 am

合晶與亞聚均有轉投資的大陸太陽能矽晶圓大廠Solargiga公司傳出將赴香港掛牌,為兩岸太陽能光電產業在全球的版圖,寫下新的一頁。
就產業位置而言,大陸與台灣在太陽能產業地位日益重要,兩岸太陽能電池龍頭廠無錫尚德、茂迪,都已進入全球前十大廠,尚德更可望躋身前三大;矽晶圓部分也相當有看頭,無論是對岸的江西賽維、RENESOLA,或是本土的綠能、中美晶等,都已是重量級公司。從地理位置來看,大陸遼寧錦州是太陽能產業的重要據點,Solargiga由錦州陽光、錦州華日矽材料、錦州華昌矽材料及錦州新日矽材料等四家公司,加上合晶集團勢力所組成,與錦州有深厚的地緣關係,合晶取得錦州佑華後,又以交換持股的方式也與其他家再成結盟關係,算是資源重新整合策略,以利在產能及料源上作更佳化策略,兩岸之間的交流,也將更加密切。
大陸太陽能矽晶圓新一波缺貨效應即將展開,相關商機逾千億元,但當地排外心態嚴重,合晶在融入當地色彩後,對於往後承接大量的大陸太陽能電池廠訂單,可發揮加乘效果。So-largiga順利在海外掛牌後,對於提升華人太陽能產業在全球的能見度與地位,將有正面助益。

太陽能前景看好? 紐約時報:想像美景 > 實質利基

太陽能前景看好? 紐約時報:想像美景 > 實質利基

2007 / 07 / 16 星期一 18:30

美國紐約時報16日以「太陽能捕捉想像,而非金錢」為題,報導了近來太陽能在全球引起熱潮,同時讓相關股票在華爾街市場炙手可熱的現象。但紐約時報引述專家的看法提出警告說,如果沒有重大的科技突破,太陽不太可能從利基市場走入主流;而從目前美國公、民營研究機構投入太陽能研究規模不足的現象來看,這種科技突破不會很快發生。
報導說,從加州的「百萬太陽能屋頂」計畫,到歐洲摩天大樓農場相繼採用太陽能,這種乾淨能源無怪乎能帶給大眾一個充滿想像的願景。最近美國核子工業貿易協會針對一千位美國人進行調查,詢問他們認為15年內最可能被用來發電的能源是什麼,結果名列榜首者不是核能、煤或天然氣,而是太陽(27%贊同)。
但是太陽能目前發電量只佔美國電力供應的0.01%,美國能源部主管再生能源的官員也估計,就算從現在起算的25年內,太陽能頂多只能佔美國電力供應量的2%到3%。而在此期間,全球燃煤發電廠將以一週超過一座的速度,在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很久之前,科學家就知道,太陽照射地球1小時產生的能量,足夠全球人類使用1年之久。但在其它能源唾手可得的狀況下,太陽能相關研究一直無法獲得重視。今日使用的太陽能科技,根本是超過半世紀前的產物。紐約時報說,現在沒有多少大型研究是把焦點放在降低把太陽光轉換為能源的成本。
科學家一直希望能拓展太陽能板能夠吸收日光波長的範圍,同時降低光能電池因為熱而損耗的能源。
數十年來,美國政府的能源研發資源大多投入在核能與核融合,就算創投資本家支持新科技的商業化,但基礎研究幾乎都得靠聯邦政府付錢。近年來,研究焦點又放在清淨燃煤發電之上。以目前的財政會計年度為例,美國能源部只計畫投入1億5千9百萬美元在太陽能研發,而核能與清淨燃煤的研究經費則是太陽能的2倍和3倍。能源部官員解釋說,由於目前沒有任何一種科技可以達到促進能源供應但又不加劇全球暖化,因此他們得把有限的資金拿來做出「投資組合」。
提倡太陽能研發人士抱怨說,他們在華府的遊說努力總是被煤、玉米和核能產業勢力壓倒;美國太陽能工業協會主席瑞斯齊說:「煤和核能的遊說預算是好幾千萬,我們則是好幾萬」。
美國政府的能源研究經費長期以來都受到選區考量所影響。以核能為例,不論是那一黨執政,在參院能源委員會都會得到兩黨一致支持,原因之一就是該委員會現任的民主黨主席,以及前任的共和黨主席,都是新墨西哥州所選出,而該州正是美國洛薩拉摩斯國家實驗室的所在地。至於包括乙醇和生質柴油的生物燃料研究,則受到出身農業州的國會議員大力支持。目前支持太陽能研究最力者,主要是各州政府而非聯邦政府。但州政府的考量是刺激市場,並非進行基礎研究。
許多能源專家說,太陽能研究如果沒有政府大力支持,想要有重大突破恐怕是難上加難。布希政府官員已經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到2015年時,要讓光能科技與太陽能系統具有和其它能源競爭的力量。

太陽能過熱? 摩根大通降評等 瑞信證列追蹤

太陽能過熱? 摩根大通降評等 瑞信證列追蹤

摩根大通證券上周才將益通 (3452)打入亞太投資組合的「賣出」名單,瑞信證券今日卻後腳跨入,重新將茂迪(6244)、中美晶 (5483)與合晶 (6182)列為追蹤觀察名單,同時給予茂迪「優於大盤表現」評等,目標價上看535元。
由於上游原料嚴重短缺,過去一個多月來,外資相當看好太陽能上游的中美晶、合晶。不過,近期市場傳出明年原料短缺的問題將會解決,許多新競爭者投入,產能大量開出,晶圓代工廠開始面臨下游電池廠目前的問題。
瑞信科技產業分析師鄭德榮指出,太陽能電池所需的多晶矽原料,自明年下半年起即會供過於求,到2009年為止,原料供應將比去年增加450%。電池廠因為原料供給增加,成本結構將獲得改善,獲利提升。
中美晶、合晶過去1、2個月來,挾著原料短缺的優勢,股價大漲50%-70%,反觀下游的茂迪,遲遲未有表現。鄭德榮認為,從長線投資的角度觀察,茂迪股價偏低,且確保供料合約後,第2季獲利不致於再度惡化,現在應該是最好的買點。
瑞信證券同時給予茂迪、中美晶、合晶25倍本益比,而茂迪從美國會計準則 (GAAP)評估,明年每股稅後盈餘上看21.4元,等同於535元的目標價。中美晶與合晶目標價各為250元和205元。

昇陽科Q3切入多晶矽 新公司籌設砸100億元 薄膜計畫蓄勢待發

昇陽科Q3切入多晶矽 新公司籌設砸100億元 薄膜計畫蓄勢待發
台北‧7月16日2007 / 07 / 16 星期一 19:31

為了確保多晶矽 (Polysilicon)自給自足,無慮缺料或原料價格高漲的疑慮,興櫃太陽能電池新兵昇陽科 (3561-TW下單) 今(16)日宣布,轉投資生產矽晶圓太陽能電池最上游原料多晶矽 (Polysilicon),預計於第 3季正式簽約,最快將於後年開始量產,可能成為台灣太陽能電池公司投資生產多晶矽原料的第一家公司
昇陽科董事會已通過決議,為了確保矽料可自給自足,以維持競爭優勢,將將轉投資生產多晶矽,與國內外數家上市櫃公司合組新公司,可能有國外技術團隊進駐,將於今年第 3季正式簽約成立,該新公司購地、建廠、購買設備等投資額預計達 100億元,不過,昇陽科所占比例不大,另礙於環保問題及技術門檻,廠房將不會設在台灣
昇陽科表示,太陽能電池產品平均轉換率已達 16% 以上、良率也已超過 95%,在擴產計劃方面,和第一條生產線相同的矽晶圓太陽能電池第二條生產線(30MW/年) ,將在今年10月開始安裝試車,年底開始加入量產,產能將會比目前增加一倍,年產能將達60MW,明年的業績大幅成長可期。
由於生產線可同時進行多晶矽與單晶矽太陽電池之生產,預計多晶矽產品光電轉換率約 15%以上,而單晶矽產品之光電轉換率則預估約 17%以上,今年第二條產線順利投產後,明(2008)年將增設第三條生產線。
昇陽科由台朔汽車前總經理張錦龍及中油離職主管,於2005年 5月成立,2006年 4月引進國內首座德國太陽能電池全自動化整廠生產線,並於 7月開始試車小量生產, 9月即開始獲利,主要生產太陽能電池,目前仍以多晶矽為主。
由於產能迅速擴張,使剛公佈的 6月自結營收2.76 億元,較5 月份 2.3億元成長 20%,累計 1-6月自結營收12.8億元,較去年全年營收4億元大幅成長220%。
獲利方面, 6月份自結稅前淨利3100萬元,較 5 月份的2600萬元成長 19.2%,累計 1-6月自結稅前淨利 1.6 億元,亦較去年全年稅後淨利 3.1萬元大幅成長,與營收同步創下歷史新高。
此外,昇陽表示,經過一年的評估,認為薄膜太陽能電池比較適合做BIPV,為了迎接未來BIPV的廣大市場,董事會也已通過決議,即將轉投資生產薄膜太陽能電池,未來也可能成為台灣第一家投資生產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太陽能電池公司。

興櫃太陽能電池高價股昱晶能源向證交所報到申請上市

興櫃太陽能電池高價股昱晶能源向證交所報到申請上市
台北‧7月16日 2007 / 07 / 16 星期一 20:16

昱晶能源科技公司 (3514-TW下單)於今 (16)日向臺灣證券交易所送件申請股票上市,本年度截至今日共計有 13家公司申請股票上市昱晶能源興櫃太陽能概念的高價股之一,今天成交價達370元之上。
昱晶能源董事長為郭俊雄,申請上市實收資本額為 10.31億元,主要產品太陽能電池,去年稅前淨利為 2.59億元,每股稅後淨利為0.01元。

經部見證 旭能光電與日商攜手 薄膜太陽能電池明年5月量產

經部見證 旭能光電與日商攜手 薄膜太陽能電池明年5月量產
台北‧7月16日2007 / 07 / 16 星期一 20:30

在經濟部長陳瑞隆的見證下,光碟廠訊碟(2491-TW下單)轉投資的旭能光電今(16)日正式宣布,與日商伊藤忠商社合作開發薄膜式太陽能電池領域,設立一條年產能25MW的生產線,預定於明年5月正式量產。
旭能光電表示,明年 5月完成第一條25百萬瓦生產線,開始生產薄膜太陽能電池,預計 5年內,能夠把產能擴至 200MW,明年正式量產後,將先把材料結合建材創造出綠色節能建築未來會更近一步將薄膜太陽能電池應用在個人商品
除了應用在建材上外,旭能光電透露,未來可能會應用薄膜式太陽能電池的彈力及彩色的特性,結合衣服包包手機、隨身聽等個人用品,可直接充電,第二條產線建置完成後,這項計畫可望開始運作。
陳瑞隆指出,目前政府將就技術層面以及環境建構面幫助業者推展太陽能光電,且台灣一年四季陽光普照,發展太陽能光電佔有先天上優勢,結合IT產業,相信潛力無可限量。

2007年7月16日 星期一

非晶矽vs.結晶矽太陽電池結構製程比較


不同種類太陽電池(Solar Cell)效率發展狀況


全球太陽能大廠進駐德波邊境小城法蘭克福

全球太陽能大廠進駐德波邊境小城法蘭克福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十三日專電)全球太陽能大廠近來紛紛進駐德國東部鄰近波蘭邊界的小城法蘭克福,採用全新技術生產太陽能面板,擴大產能直接供應德國市場,使法蘭克福躍升成德國重要的太陽能製造基地。
法蘭克福在東德時代以半導體工業聞名,原本就有許多高素質的人力,當地政府近年來透過獎勵的方式吸引太陽能業進駐,各大廠在今年內陸續開工。
「南德日報」報導,來自美國鳳凰城的太陽能電池模組供應商First Solar,利用專利的科技製造所謂的薄膜太陽能面板,不需矽原料,生產成本只有傳統太陽能電池的一半。
First Solar在法蘭克福投資一億一千五百萬歐元(新台幣五十二億元)興建的新廠日前才開工,產品直接供應萊比錫近郊正在興建的全球最大太陽能發電廠。
另一家太陽能模組廠商Odersun,同樣研發出專利的薄膜太陽能面板,除了屋頂和外牆外還能應用在手機和筆記型電腦,不過因為在德國籌資困難,資金主要來自英國和中國。
Odersun在法蘭克福目前僅僱用八十人,投資額才八百五十萬歐元(近新台幣四億元),不過野心勃勃,目標是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太陽能廠。
德國太陽能大廠卡內吉,也同樣在法蘭克福興建了兩棟新廠房,預定僱用一千人,近期內即將開工,大幅擴大產能,不過採用的是傳統的矽晶圓技術。
鑑於太陽能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張,卡內吉預估,三年內新廠的投資就能回收。
德國東部離柏林車程一個半小時的法蘭克福,人口只有六萬多人,和一般人認識的西部大城法蘭克福同名,德國人慣稱為「奧德河畔的法蘭克福」,以別於歐洲金融中心「美因河畔的法蘭克福」。

滬豫合作打通太陽能產業瓶頸

滬豫合作打通太陽能產業瓶頸

新華網上海頻道7月16日消息:上海科技頭腦與河南當地資源成功嫁接,打通了國內太陽能產業一大瓶頸。記者獲悉,滬豫共建企業基於上海自主研發的物理提純法,產出99.9999%以上純度的太陽能電池硅產品,電耗和水耗分別只有“西門子化學法”的1/3和1/10,不僅使我國有了太陽能基礎材料的高地,還首次實現了對日、德等原進口國的出口,確立了在國際光伏產業鏈上的地位。
太陽能是全世界的“朝陽產業”。據國家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2010年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將由目前不足10萬千瓦增至40萬千瓦,2020年達220萬千瓦,發展潛力大。該產業的基礎材料是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的基礎材料則是高純度多晶硅;但我國現階段絕大部分依賴從德、日等國進口。由於近年來全球多晶硅市場呈供不應求之勢,進口不但價格抬高,並且頗多限制。
滬上科技人員從2004年起展開此項攻關。用於太陽能電池的多晶硅純度,要求
遠遠高於99.9%:以“N”代表小數點後“9”的數量,須在4N以上。目前,世界上普遍採用德國“西門子化學法”提純,純度雖高,但能耗大,也不環保。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所高文秀等組成團隊另辟蹊徑,發明瞭一種“物理法”進行提純,純度也達4N以上,一舉打破技術壟斷。部分樣品經日本方面測定,純度高達5N至6N。
跨地域的產學研之路,使實驗室成果在適宜的土壤上迅速產業化。作為硅礦富國,國內卻長期以低價出口初級原料,又以高價進口高純產品。在河南南陽方城縣境內,探測到硅石儲量達5000萬噸,原材料等著精加工。滬豫兩地正好優勢互補,在當地共同成立迅天宇科技有限公司,建廠數月就制出成品,生產成本僅是國外的1/6。不僅國內太陽能企業紛至遝來,日本三菱、板和興業株式會社及瑞士AG太陽能等企業分別組團來訪,達成了長期供貨合作意向,產品現已出口日本、德國和瑞士。該項目先期計劃年產2000噸,相當於國內市場需求一半,國際市場份額也可望成倍遞增。
這種“頭腦與資源對接”的國內合作正在不斷深化。中科院院士褚君浩透露,上海技術物理所與河南迅天宇均是即將成立的上海太陽能電池研發中心重要成員,將繼續完善多晶硅提純技術。該中心作為浦東科技園首批啟動項目,整合了上海及外地十多家高校院所,以及深圳德維森、上海光馳等企業,產學研三方將不斷形成相關自主知識產權,逐步確立對太陽能產業具有重要影響的研發基地。

太陽光電需求增溫 電力調節器市場競爭加劇


太陽光電需求增溫 電力調節器市場競爭加劇

電力調節器為整體太陽光電系統中重要的零組件之一,就產品面而言,家用與商業用太陽光電市場的成長,將促使10千瓦以下的電力調節器成為市場主流。而技術方面,則以多組直流輸入及主從式架構等為重要發展趨勢。
 
隨著全球暖化導致氣候異常現象日益嚴重,加上近期油價不斷創下歷史新高,太陽光電(Photovoltaic, PV)產業越來越受世界各國重視。此外,藉由各國政府提供各類經濟誘因,亦帶動太陽光電產業的蓬勃發展,提高太陽光電系統的安裝量,讓太陽光電產業處於方興未艾的態勢,圖1為2005年全球太陽光電市場各區域裝置量比例,其中德國與日本由於政府施行補助獎勵政策與辦法,大力支持與促進太陽光電產業的蓬勃發展,因而成為全球前兩大裝置量的國家,而圖2為預估2010年全球太陽電池市場各區域裝置量。另一方面,藉由規模經濟與技術升級的效益,使太陽光電產業的生產與製造成本迅速下降,因此將可促進未來太陽光電市場的成長,表1為2005~2010年全球太陽光電系統的市場產值預估。
仔細觀察全球太陽光電從矽材、矽晶片、太陽電池、太陽電池模組、太陽電池系統以及太陽光電電力調節器(PV Inverter)整體產業鏈,並分析各別次產業市場占有率及其領導廠商的結構(圖3)可發現,不論是上游的矽材或矽晶片廠商,到中下游的太陽電池模組或是電力調節器,其第一大領導廠商的市場占有率皆超過20%,換言之,市場逐漸呈現大者恆大的競爭型態。
太陽光電系統的主要零組件包含太陽光電模組、電力調節器(包括濾波器、變頻器、電驛等零組件)以及其他相關元件。圖4為太陽光電系統成本結構分析,其中太陽光電模組占成本比率66%,電力調節器的成本結構比率為12%,因此在太陽光電系統的輔助零組件上,電力調節器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新進業者相繼投入商品化
太陽光電發電系統依應用場合及目的可分為市電並聯型(Grid-tied)、獨立運轉型(Stand-alone)及混合型(Hybrid)等3種架構,而台灣人口密度高,電力網路遍布全省各地,加上近年來分散型發電的想法日益興盛,並聯型系統遂成為發展太陽能發電最佳選擇。再以全球市場趨勢來看,2003年全球太陽光電的年裝置量為658百萬瓦(MW),其中以應用於並聯型太陽光電系統(含家用與商業用途)為主,市占率達55.5%;其次則為獨立型發電系統,市占率15.52%;而通訊/號誌用途、消費性產品、PV-柴油混合型電機的應用比率則分別占10.6%、9.9%以及7.6%。另一方面,根據Frost & Sullivan的研究也顯示,並聯型系統未來占有率將大幅提高(圖5)。
針對太陽光電電力調節器而言,2004年全球太陽光電電力調節器市場占有率前3大廠商分別為SMA、Fronius與夏普電子(Sharp Electronics)分別占有23%、13%與10%的比例(圖6)。其中,SMA於德國為市占率龍頭,占有率更由2003年的7%成長至2004年的23%,成為目前市場的主要領導廠商,由於對相關電力轉換技術的研發投入甚深,也因而建立起全球品牌知名度與品質信譽,成為該公司最主要的競爭優勢。
以全球太陽光電電力調節器競爭市場來看,電力調節器大多是由公司供應商的工業自動化或電力轉換部門所生產製造。SMA與Fronius均為技術領先的專業廠商,分別為歐洲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前兩名,兩家公司亦積極尋求海外市場的發展,在日本商業規模太陽光電電力調節器市場中已有其產品的蹤跡。此外夏普電子則憑藉其電力轉換技術以及母公司為太陽光電模組製造廠商等優勢,市占率達全球第三。而在北美地區,Xantrex已居龍頭地位,其他廠商還包括Exeltech、S&C(Omnion)與Advanced Energy Inc(AEI),但AEI已於2002年宣布破產。縱觀全球太陽光電電力調節器廠商的主要商業發展模式,即在於與太陽光電模組製造廠商保持長期友好的合作關係。
而在電力調節器市場價格方面,2004年1月~2006年7月,其每輸出一瓦電所須支付的電力調節器價格為0.828~0.836美元之間。然而,由於近來包含美國、德國、英國、南非、澳洲、巴西、法國、韓國、瑞士、中國以及加拿大等國家的許多新進太陽光電電力調節器製造商陸續崛起,將電力調節器進行大量商品化並促使市場競爭趨向白熱化,因此從2006年8月開始,每輸出一瓦電所須支付的電力調節器價格已調降至0.705美元,下修幅度高達14%,藉由市場供需情形可間接顯示出,未來電力調節器的市場將走向高度競爭狀態,而其相對利潤也將大幅降低(圖7)。
小容量電力調節器 占市場需求大宗
全球太陽光電電力調節器市場可區分為容量10千瓦(kW)以下及以上兩個市場(圖8),其中由於目前太陽電池的轉換效率偏低,使得大容量的設置往往需要較大的空間裝置,在住宅型家用與商用太陽光電市場的成長下,小容量太陽光電電力調節器往往有較高的轉換效率及可靠性,並可以並聯方式提升太陽光電模組整體功率,因而使得10千瓦以下的太陽光電電力調節器市場占有率較高,其中又以2.5千瓦~4千瓦為主流產品,預估2001~2011年間,10千瓦以下市場的年平均收益成長率均高於10%(圖9)。
而大容量太陽光電電力調節器產品則多介於50千瓦~350千瓦間,且多為客製化需求,未來隨著工業與商業用太陽光電發電廠(PV Plant)建立,將可促進10千瓦以上大容量市場的成長,而整體銷售金額亦將逐年增加(圖10),尤其在2004年開始,全球大幅推廣大型太陽光電廠,如德國、芬蘭、美國、及大陸等國,均設置超過1百萬瓦以上的大型太陽光電廠,其中德國於2004年所設置的總容量更高達10百萬瓦以上,也因而造成2004年10千瓦容量以上的太陽光電電力調節器市場營收成長率大幅提升。值得注意的是,10千瓦容量以上之太陽光電電力調節器市場的銷售額雖較10千瓦以下的電力調節器市場小,但其收益成長率卻明顯較高,再加上目前廠商大多僅生產小容量的太陽光電電力調節器,僅有少數大廠有生產大容量的太陽光電電力調節器,因此未來大容量太陽光電電力調節器市場將具備高度成長性,預估2001~2011年,其年平均收益成長率均可達20%。
主從式架構 有助多機並聯運轉順利
由於太陽光電池組受限於晨昏、陰晴等日照影響,發電量將隨之變化,為了獲得最大發電量,因而開發出最大功率點追蹤(Maximum Point Power Tracking, MPPT)技術。在較大發電量的系統上,往往使用多機並聯型電力調節器並聯運轉,在多機並聯運轉情況下,除了考慮最大發電量外,同時亦須考慮整體的發電效益,以提升系統運轉效率。
在電力調節器多機並聯運轉調節策略上,可利用一主控制器來控制電力調節器的運轉與否,此控制器收集所有調節器輸出功率或運轉時間,用以決定運轉機台數目,或哪幾台須運轉,以提升整體運轉效率,避免當某一機台失效時,影響整個系統順利運作。然而,控制器故障失效時,則整個系統的所有機台即停止運轉,無法輸出。
在主從式(Master-slave)架構下(圖11),若Master發生故障,則機台會暫時停止運轉,並在確認新的Master後重新自行啟動。反之,若Salve發生故障,則機台會在Master控制模式下持續運轉,而不會發生停止的狀況。而在多機並聯運轉時,為避免所有的電力調節器同時操作在低效率區域,可藉由主從式控制運轉模式,透過通訊介面協調其中一機台為Master控制模式,其餘機台為Slave運轉模式,並由Master決定Salve運轉機台數,避免多台同時輸出,降低輸出效率。
觀察2004年全球市占率前10名的廠商如SMA、Fronius、Xantrex(全球第四大)、Siemens(全球第五大)以及日本大廠Kyocera等,皆已投入主從式技術架構。此外,具備此項功能的太陽光電電力調節器,也朝小功率(小於6千瓦)與大功率(百千瓦級)的兩極化發展。全球具備主從式架構的太陽光電電力調節器如表2所示。
多組直流輸入 確保電力調節器效能
另一方面,隨著愈來愈多太陽光電發電系統應用於住宅建築,傳統只有一組直流輸入的太陽光電電力調節器,將無法滿足現今與建築結合成一體的太陽光電發電系統設計。有鑑於建築整合型太陽光電系統會將光電板應用於不同的角度與方位上,因此電力調節器若具備多組直流轉直流轉換器,將可讓每區太陽光電板具備獨立最大功率追蹤功能,進而促使電力調節器能操作在最佳效率。
圖12為多組直流輸入市電並聯型系統示意圖,由圖中可看出,當太陽能板可以不同串並方式組合,產生多組不同輸入電壓,並透過獨立的最大功率追蹤功能,擷取各組太陽電池所產生的最大能量,並經由直流轉交流轉換介面,將直流電源轉換為可用的交流電源並聯至市電。目前,全球包括SMA以及夏普等業者(表3)皆已開始發展此項技術,並朝向小功率輸出的方向持續邁進。
除上述發展趨勢外,隨著未來生產技術與成本的突破,將促使電力調節器售價大幅降低,以美國能源局的目標為例,於2020年電力調節器每輸出一瓦電的價格為0.25~0.30美元。為達成此目標,須藉產品可靠性(生命週期是否可超過15年)、量產技術、零組件品質,及無變壓器式設計等技術的改進,方能進一步下滑,進而促使整體太陽光電系統發電成本合理化。

Solar Company

http://spreadsheets.google.com/ccc?key=p6x44T10P8B9Q6iFD9f_fOQ&hl=en